当前位置:可可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4年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5篇【完整版】

|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认识周长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操作,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5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篇1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周长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物品、图形、直尺、软尺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树叶的一周师:上学期咱实验小学召开了盛大的运动会,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组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请看:军乐队的号角、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飞舞的彩色气球!这些场景你们还记得吗? 看来同学们的印象都还很深呢。

你知道吗?其实昆虫界的小动物们也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呢?想不想去看一看

师:瞧,手势,PPT 这里有三只可爱的小昆虫,正在举行爬行比赛呢?想邀请我们做小裁判,可以吗? 生:可以

师:要当裁判当然要了解比赛规则,齐读比赛规则1.再来2 师:我们一起喊开始 ,预备!生:开始

师:公正的小裁判们,到底谁夺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呢? 生:蚂蚁。师:你们都同意吗?谁来说一说为什么?

生1:直接说出来蚂蚁的爬行路线

因为只有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周——

你观察的可真仔细,你说的可真好。师重复一遍问大家同意吗?也就是小蚂蚁跑了一周板书一周。再问 为什么这两个小昆虫的爬行路线不是叶子的一周呢,谁来说一说

生2:因为只有蚂蚁准守比赛规则——也就 是怎么爬的——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周(板书一周)

生3:瓢虫没有爬完——那怎样才是爬完叶子的一周——从哪到哪。“这”是开始的地方,开始的地方叫什么,起点,也就是从哪到哪,说不出来直接说老师明白了你的意思。

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

师1:生1说完,小青虫也是从起点回到起点了呀?为什么他的爬行路线不是叶子的一周呢? 生:因为它爬的是叶子的里面,也就是没有怎样爬生:没有沿着边爬,说的可真好——也就是青虫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爬,大家同意吗

师:会总结的孩子会学习,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样的爬行路线是叶子的一周? 生说——你总结的真不错,你的抽象概括能力可真强 师:我们在来看一下叶子的一周,伸手和老师一起。

从起点开始,沿着叶子的边线绕一圈又回到起点,这是叶子的一周。

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句话 摸一摸物体表面的一周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叶子的一周了,找位勇敢的同学边说边指一指光盘的一周!(我看谁听的最认真)

生上台: 从起点开始沿着钟面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是光盘的一周 师评价:指的清楚,说的完整,多棒的小伙子啊——掌声 师:那课桌面的一周呢?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师:自己边说边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ppt

这是课桌面,伸手和老师一起边说边比划出它的一周。一起!开始

从起点开始,沿着课桌面的边线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是课桌面的一周数学书封面的一周,一起!

从起点开始,沿着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

描一描平面图形的一周师过渡:瞧!!瞧!数学书封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你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谁来说一说 生:正方形 圆——你说的真多 师:大家瞧,这些平面图形有一周吗?

那你能描出这些平面图形的一周吗?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用彩色水笔描出他们的一周,我看哪个同学描的又快又准确。好,开始

师: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可真好,描完都坐的很端正。老师找了一个作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瞧,大家描的和他一样吗?请你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边说边指

生:从起点开始,沿着三角形的边线描一圈又回到起点,是三角形的一周师:说的可真完整。那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描圆形一周的?

师:那老师想从这里做起点可以吗?

这做起点呢?这做起点呢?那我到底从哪做起点呢? 同学们说的可真好,请回!生:都可以

师小结描一周:看来,无论是什么图形,无论这个图形有几条边,无论他的边是直的还是弯的,只要从起点开始,沿着它的边绕一圈,再回到起点,就是这个图形的一周!(带感情)

四:认识封闭图形

师:瞧,这个图形有一周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带情感 生:因为他没有接上口 师:那怎样才有一周 生:把那一半也连接上才可以,大家同意吗? 师:噢!我明白了,PPT 这个图形从起点开始,沿着它的边回不到起点,所以他没有一周 你们说的连接上是这个意思吗?像这样能连接上的这种图形,我们叫它封闭图形, 板书封闭图形。只有这样的封闭图形才有一周!

周长概念 出概念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表面的一周,又认识了封闭图形的一周,那你知道吗?(疑问语气)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慢慢语重)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 认!识!周!长!(伸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同学们,周长的周指的是一周,周长的长指的是长度!找同学来说这句话 生1 生2 生3 声音真清脆!洪亮!一起说

2.进一步理解周长

请看大屏幕!

长方形一周的长度,是长方形的周长,谁能像老师一样再来说一说

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生 知识迁移能力真强,学的可真快 那圆的周长呢? 谁来 五:测量周长

师:看来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那怎样才能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用尺子量 说完整

师: 说的真完整,他的意思我明白了,先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三条边的长度合起来。同意吗? 那其它图形的周长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现在拿出你的图形,(自己手拿着展示)请你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填入括号里!快速算出它的周长!比一比谁的动手能力更强!巡视指导

同学们都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做好发言的准备了/做完了。

师:老师选择X做的作品和大家分享一下他是怎样做的? 生:1.三角形,测量出三条边的长度 6+8+10=24 师评价 :你说的可真完整,也就是他先测量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然后把三条边的长度合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周长,同意他的办法的举手!

2.长方形,测量出2条边的长度 。5+5+6+6=22厘米,谁听明白了这种方法,有没有问题? 那我要问问题了!长方形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条边,你们为什么只量出两条边就知道它的周长呢?

谁来说:对边相等

师:说的可真好,我们可以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快速得到它的周长。这种方法棒不棒

正常测量出4边的它测量出4的长度,然后把4条边的长度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和他一样的举手。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个。

3.五边形的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五边形的周长的 6厘米 生:测量出一条边的长度师6厘米 5*6=30厘米 老师有疑问了,分别表示什么,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可真独特!谢谢你,请回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 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长度的之和

长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一起说 五边形的周长是五条边的长度之和 一起说

那到底怎么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只有把图形所有边的长度合起来,才是它的周长。2.圆形物品周长的测量

师:刚刚我们测量的图形边都是直的,你们想不想测量其他类型的?

现在拿出你的圆形物品,怎样才能知道这个圆形物品的周长呢? 同桌相互讨论一下,巡视三个生展示 生上台展示方法

生:可以用铁丝绕圆一周,然后把这段铁丝拉直,来测量出铁丝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多么有创意的好办法

其实测量圆的周长还有另一种方法,大家瞧PPT。

也可以在圆上做一个标记,然后把这个标记对准尺子的零刻度,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周,也能测量出圆的周长

这两种方法都是运用了我们数学上化曲为直的方法,同学们以后会经常遇到它

师小结整节课:好了,同学们,快速把学具放到桌洞里,身体坐正

今天,我们通过看动画认识了一周,又通过指一指,画一画进步一理解了一周。

我们还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到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最后在小组合作中学到了测量图形周长的多种方法。

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在课本的83页,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打开课本(展台)把周长的定义画下来,自己读一读。看看你还有疑问吗?

六,练习1.做一做

师:下面开始做一做。

要求:先量一量,把测量的数据写在图形上,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我们来看丰瑞祺做的第一题,第一个图形的周长 5+6+7=?同意吗?第二个 三个

你认为她做的怎么样?谁来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她的怎么样?谁来夸夸她!1.看书写,干净整洁,值得表扬

2.测量的数据直接标在了图形的边上,一目了然 3.列式计算,不容易出错

2图形一合上课本,身体做正。你们敢不敢挑战更难的题

师: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谁来说一说

生1折纸,准备好纸,老师明白了你的意思,也就是把B图形右上角折一下,转化成A图形,是这样吗?不过这种方法是否正确我们下课折纸来验证一下

生2师:我们可以把A图形的这条边平移到上面,和这条边合到一起。和B图形的这条边相等,同时我们把A图形的这条边平移到右面,和这一条边合到一起,和B图形的这条边相等。通过平移,我们把这种楼梯形状的图形转化为了长方形,所以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生3,当然我们还可以量一量,算一算来判断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否相等

瞧,老师已经把图形的边长测量完了。请看!

现在男生一起算左边图形的周长: 女生一起算右边图形的周长 男生一起说 女生

通过计算我们也发现了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3.图形2

师:你能用上面题的方法尝试解答吗? 谁能上台来指一指你是怎么平移的?

1平移下面的一条边转化为长方形,现在可以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左边图形的周长多了两条竖着的边

2平移成凸字。同学们学的可真快,这么快就掌握了平移的方法

4.

老虎和狮子之间也有问题,能解决吗?这是一块长方形草地,被一条小河分成两部分,上面是狮子的领地,下面是老虎的领地,有一填,他们俩见面了,争吵不休,狮子说:我的领地的周长长,老虎很不服气,说:我的领地周长长,同学们,到底谁的领地长?(齐说)

再看看,谁的领地周长长?

说说理由:他们领地的周长,包括哪些边的长度?刚才,为什么说狮子的领地周长长?

所以在看一个图形的周长,不能只看图形的大小,而要看它边的长度

师小结:好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周长,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啊?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篇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贺疃中心学校

訾慧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

1、学科:数学

2、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准备相同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卡片。 教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抄作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两个例题:例1,例2和做一做的题。例1是求长方形卡片的周长,例2是求正方形卡片的周长,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教学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两条彩带。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先量出边的长度,观察边的长度,发现边长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动笔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整节课围绕两张卡片需要彩带长短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教学过程:

一 ` 激趣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新知识吗? 谁能说一说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再过几天,国庆节要到了,老师制作了两张卡片,一张是长方行的,一张是正方行的,想在节日里把它送给我的两位好朋友,但又觉得卡片不够漂亮,于是我就想给这两张卡片的一周都镶上彩带(用手演示指一周)。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一些?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短一些?(生自由猜)

师:看来,同学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其实,我们要比较“两张卡片需要的彩带的长短”,就是要比较“两张卡片的一周的长”(用手演示指一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两张卡片的周长吧!(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实践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长方行周长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例1,组织活动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用先量后算的方法,先来计算这张长方行卡片的周长吧!给每名学生都准备长方行的卡片,请学生用学生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给学生准备的长方形卡片和老师的是一样规格的)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组织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到长方形的周长的?(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生1:我先量出它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然后用6+6+4+4算出周长是20厘米。

6+6+4+4=20(厘米)

生2:我量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也是6厘米和4厘米。我用6×2算出两个长边的长度,然后用4×2算出两个宽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12+8,也等于20厘米。

6×2+4×2=20(厘米)

生3:我先算出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就是6+4=10厘米,因为另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和这一组是相等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也就是10×2=20厘米。

(6+4)×2=20(厘米)

(3)`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这张长方行卡片的周长,真了不起!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长方形周长=(长+宽)×2 2` 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例2,组织活动量一量。

师: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生:动手量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正方形的周长。(2)`组织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结合汇报,演示课件。

生1:我可以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8+8+8+8.。8+8+8+8=32(厘米)生2:因为正方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以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就是8××4=32(厘米)

(3)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 3比较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两张卡片的周长了。现在,谁能说说哪张卡片所需的彩带的长度更长些?

生:正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些。

师演示用彩带围卡片,从直观上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所需彩带的长短。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很多,归纳观察这些方法,我们发现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了。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了。

三、巩固知识,综合运用。

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这是我的一块手帕,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3`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长方形长4分米,宽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2)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4` 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1)计算一个长方形周长。

(2)计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

(3)计算拼成的正行的周长。

四` 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来谈一谈?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篇3

篇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组

单元分析:

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诗如画!学习本组课文要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3+2+2+1+2=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

2.背诵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默写《独坐敬亭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还要从古诗三首中的《独坐敬亭山》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2.划出节奏。3.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诗句的意思。

4.汇报解决疑难。5.欣赏诗歌。

(1)自由朗读,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原因。同欣赏诗歌。

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飘走(闲)

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三、想象练习。的其它写景诗歌。

字。

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诗歌。

1.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背诵此首诗,默写《望洞庭》。 教学过程:

(2)师生互动,共议:诗中除了敬亭云:少(孤)慢慢——展开想象,用在诗人笔下,万物闲、相看两不厌—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背诵全诗。

四、拓展学习李白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抄写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望洞庭》。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诗歌,默写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中描写有感情地朗读、一、复习导入。

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3.检测朗读。

三、了解白诗人生平。

四、自主学习诗歌,进行质疑。

1.教师范读,划出节奏。

2.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欣赏朗读诗歌。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4.指导背诵《望洞庭》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默写诗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忆江南》。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诗歌《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三、了解诗人的生平。

四、了解词的特点。

五、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

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六、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七、作业: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板书: 鸟飞云去

不厌敬亭山

湖光秋水 潭面无风 山水翠 一青螺

能不忆江

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教后反思:

篇2:新人教版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吴 雪

教学内容:课本

39、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数出

6、7的物体个数;会写

6、7;会比较

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

6、7。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教学设计:

一、专项训练

1-0= 0+1= 5-4= 2+3= 1+2= 0+3= 2-1= 5-5= 3+2= 0-0= 3-1= 1+3=(1)生独立完成。

(2)指一组学生汇报,学生自己看。

(3)全对的学生得一颗星。

二、谈话导课。 1.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

指一名学生回答。

2.你能接着往下数吗?(指一生数)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6、7。(板书:

6、7的认识)

三、探究新知 1.挂图出示主题图。(1)仔细观察主题图,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师语速慢一些)

指2~3生口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希望大家向他们一样做一个讲卫生、爱劳动的小朋友。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中什么的数量可以用6和7来表示?

①生数一数后,在两人小组内说一说。

②指生口答,然后老师指着让学生一起数一数。(学生先汇报几,就先板书几。)师在黑板的旁边板书

6、7 2.根据6和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生用摆出6个圆片和7个圆片,并指生到黑板上用磁头摆一摆。

(2)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

3.教学数序。

(1)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

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师: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0正数到7,从7倒数到0?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和6相邻的数是几?和5相邻的数是几?

生抢答。

指生提问题,生答。4.比较大小。

小黑板出示:

● ● ● ● ●()

● ● ● ● ● ●()

● ● ● ● ● ● ●()5○6 6○7 6○5 7○6(1)生数一数,再在两人小组里说一说。

(2)指生说。

(3)指生说是怎样比较5○

6、7○6的。

5.教学

6、7的书写。

(1)学生观察

6、7,教师做示范(强调起笔、运笔及收笔)。

“6”(:中点靠右起笔,缓缓向下,差不多到中线收笔)

“7”:(不要顶格,快到边线转,在靠右的地方收笔)

(2)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

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3)学生在课本上先描一描,再写一写。

四、主题训练

1、填空。

(1)6后面的一个数是()。

(2)7前面的一个数是()。

(3)6的相邻数是()和()。

(4)5和7中间的数是()。

2、在○里填﹥、﹤或=。(打出来)

6 ○ 5 7 ○ 4 3 ○ 6 6 ○ 7 5(1)生独立完成,指一组学生汇报。

(2)生齐读一遍。

3、按顺序填数。 2 3

5 □ □

7 □

5 4 □ □

(1)生独立完成,指生汇报。(2)生齐读一遍。

五、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些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 6 7 ○ 7 篇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四则运算

(一)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

1、例2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3.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1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2 第二课时 四则运算

(二)

教学内容:

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尝试自学,总结出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尝试自学,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挂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

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2、完成“做一做”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3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运算法则?

教学反思:

4 第三课时 四则运算

(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有括号于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明运算顺序并脱式计算(题目自拟)

二、新课

1、教学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有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完成“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5 篇4:dtnl人教版教学设计

d t n l 第一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代家坝小学 张梅恒)教学目标:

1、学会d、t、n、l 4个字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拼音方法及带调拼读音节;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能力,努力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教材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韵母拼读音节。利用课件中生动形象的意境图帮助学生发准d、t、n、l的音,记住它们的形。通过范读,指名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多形式拼读,让学生掌握d、t、n、l与韵母拼读。难点:区分n和l的发音要领。通过捏住鼻子发l音,松开鼻子发n音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n和l发音方法的不同之处。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抽象能力较差,他们好奇、好运、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因此,本堂课上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捉迷藏”和“认识新朋友”等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与四个声母朋友玩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从图中找到声母,认识及与声母

相关的音节,再通过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巩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法设计:

本节课将运用创设情境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发现中学拼音,自已动手操作,加课对拼音理解记忆,最后通过游戏活动巩固所学拼音。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在学习每个声母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出示意境图,让学生找出藏在意境图中的声母朋友,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记住四个声母的形和音,而后再利用多媒体出示d、t、n、l与单单纯相拼的音节,通过范读、领读、指名读让学生掌握拼读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板书设计

篇5: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

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⑴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⑵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 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⑴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⑵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5成诵。

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⑶学生背诵课文。、复述故事,熟读⑴分角色朗读课文。⑵学生分组表演故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篇4

反思

教材分析

《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1的。它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它是在学生掌握认识各种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以学生最大程度参与为基本原则,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的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因为周长是一个数学概念,而且在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所以本节教学内容结合了大量实物和图形,通过学生的感知、动手操作来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国庆节快到了,你们开心吗?有哪些事情值得开心?哇,想起来感觉真不错。那这节课我们来做几张卡片,表达表达高兴的心情,愿意吗?

①感知周长:出示做好的贺卡,这是我做的祝你们国庆快乐的贺卡。

你们喜欢什么图形来做贺卡?

出示各种图形:美术老师给了我一个建议,在贺卡周围围一圈彩带会很漂亮,那我需要多长的彩带得先知道什么?

②巩固周长概念:你愿意举着自己喜欢的图形,大声告诉别人它的周长在哪里吗?(生演示,指出周长)

③抽象周长概念:谁能说说周长到底是什么?

2、出示一图形,请学生指出它的周长在哪里?

二、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1、请你独立想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怎么算?告诉我你的办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欢的图形太简单,也可以选一个难的。

2、告诉你的同桌你的想法。

3、反馈,汇报

(1)生:只要量出各边的长,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同意吗?

生:同意。

(这两个图形方法同上)

(2)探究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生:只要量出一条边就可以了,然后加4次。

生:只要乘以4就可以了,比较简单。

师:有没有意见?(3)生1: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用尺子量一条边,再乘10就好了。(4)师:长方形的周长呢?

生1: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好了。

生2:只要量两次就可以了,量一个长再乘2,量一个宽再乘2就行。

生3:行。

师:什么理由?

生:有两个(长+宽)。

师:这几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个方法?

生1:第一种。

生2:第二种。(5)生1:用尺量

师:(给一根米尺)你量给大家看。

生1:不行,不行。

生2:拿根绳子先围一围,再量绳子的长度。

师:(给一根绳子)你围给大家看。

生2:(简要操作)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行。

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

师:你量量看。

生3:我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示范)是不是这个意思?行吗?

生:行。(6)生1:在尺子上滚一滚。

师:(示范)行吗?

生:不行。

师: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滚,那怎么办?

生2:用绳子先围,再量量吧!

师:(略作示范)行吗?

生:行。(7)生1: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生略作示范)

生2:弯的地方用绳子围,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来就可以了。

(8)生1:这个图形很简单嘛,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行了。

生2:我发现一个问题,只要量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说说看

生3生4:我们也发现了。

把有的线段移动一下就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像这样......师:我发现大家都很了不起,已经学会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进行计算,这样的图形以后我们还会碰到很多,大家要继续加油!

二、巩固练习:算出以下图形的周长

三、小结: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篇5

---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计算的由来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情分析:

1、授课班级学生基础一般,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2---

2、想一想,议一议,如何让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3、猜想、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⑴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直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推荐访问:周长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人教版周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周长教案 人教版周长教材分析 人教版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周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周长教学设计 《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周长的认识优秀教案 周长人教版教学视频 人教版周长的认识教材分析

热门排行

公安责任追究制度(精选文档)

公安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管理对象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信息公开责任是指责任单...

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主持词3篇

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主持词3篇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主持词 在学习贯彻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动员会上的主持词 同志们: 和...

2022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情况报告(全文完整)

2021年区重点工程服务中心根据区委宣传部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加强思想引领、学习先进典型、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建立健全意...

采购大米合同范本13篇

采购大米合同范本第1篇甲方: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条款,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 原则,买卖双方达成如下购买意向:一、甲方按如...

关于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倡议书(8篇)

关于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倡议书关于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倡议书亲爱的农民朋友:焚烧秸秆是违

2023年度七夕情人节说说感言(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巡察组巡察乡镇党委情况汇报(完整)

巡察组巡察乡镇党委情况汇报(完整)巡察组巡察乡镇党委情况汇报  2020乡镇党委巡察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癿县委巡察组: 挄照县委巡察工作要求,下面我代表xx镇...

幼儿园招生通告

幼儿园招生通告(精选)幼儿园招生通告篇1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发展。现将我县x年中小学、幼...

有关教学年度工作总结范本19篇(范文推荐)

有关教学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体教部XXXX年度工作目标是在校党委、校行政总体目标的指导和部署下,结合我部本年度具体实际工作情况而拟定。本年度是学校本科教...

2023年县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细则(12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